走讀大阪 – 豐臣秀吉的天下廚房,道頓堀,大阪城,京都豐國神社

Published by

on

前言

在上一篇的走讀大阪,我們從飛鳥時代開始,以佛教為主題展開了大阪對於日本佛教傳入的重要性。然和,為什麼大阪會發展成這麼有商業氣息的城市,並有著天下廚房的稱號?心齋橋著名的固力果跑跑人,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
接下來,我們將時間軸拉到平安時代末期到江戶時代,一起來走讀這位大阪至關重重要的那一號人物-豐臣秀吉吧,以及大阪繁榮的背後的一些歷史片段吧。

豐臣秀吉

說到豐臣秀吉,就免不了要來回顧一下日本戰國時代中最有代表性的三位人物,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了。在走讀名古屋系列中的清州城一文中,對於這位六天魔王織田信長有初步的介紹。到了大阪,也就是豐臣家的主場,自然就要回顧一下這位出身最低,但爬到了最權利的高位,終極的下剋上教科書-豐臣秀吉

造訪大阪城之前,我們先從京都的豐國神社開始。豐國神社,就是祭祀豐臣秀吉的神社,豐國神社,就是祭祀豐臣秀吉的神社,在德川家康統一天下時剝奪了豐臣秀吉的神格,並拆除相關的神社,至今的豐國神社大多都是在明治維新的時候重建。

位於京都東山區的豐國神社,是日本全境內豐國神社的總本社。為麼麼總本社不是在大阪呢?主要的原因是秀吉過世後,就是安葬在京都東山的阿彌陀山,並建立了這座豐國神社。

同樣也在東山區,更為旅人們廣為人知的寧寧之道與高台寺(參閱走讀京都-戰火的歸宿一文),也訴說著豐臣秀吉與京都的淵源。

如果是跟隨著走讀系列一路走來的朋友,相信位於日本平安時代時期的政治已經有點初步的輪廓。在武士階級崛起之前,基本上貴族壟斷了朝政,身分地位的天花板可以說是一出生就決定了。

而後來崛起的武士階級,也是原本貴族的分家,還是依靠著血緣關係才翻轉了政治地位。然而,在這個以實力為主的戰國時代,也是翻轉階級,下剋上的時代,從平民到擁有實權的最高官職:關白

這種最頂的勵志教科書,就由豐臣秀吉來擔任男主角。

在京都豐國神社前,回想著當初也是出身在尾張地區,名為日吉丸一介平民。相傳因為幫織田信長提鞋,特別貼心的將鞋子放在懷中,讓信長留下了印象。

時間快轉十多年,日吉丸也在信長手下當下級武士一段時日,自取木下藤吉郎這個菜市場名字。在一場美濃進攻美濃的戰役中,藤吉郎奇蹟似的在一日之中築起一座城堡(也稱作墨俁一夜城),讓老闆織田信長順利擊敗美濃地區的齋藤氏,完成統一岐阜而得以開始實現天下布武的野望。

墨俁一夜城帶有不少穿鑿附會,甚至誇大豐臣秀吉的功績。不過,可以相信在美濃相關的戰役中,豐臣秀吉有著突出的表現讓信長非欣賞,也一步步的向上晉升。

大阪城

讓我們略過豐臣秀吉擔任中國軍區(大約是現在的鳥取,廣島,岡山,山口縣一帶,日本古代令制國的名稱,跟現在的中華人名共和國無關)的軍團長的那段時光,如果之後有機會造訪姬路城再來補完這一段吧。時間快轉到本能寺之變,當時的羽柴秀吉聽到老闆遇害後傷心欲絕。

而有日本第一軍師的黑田官兵衛,示意著羽柴秀吉說「屬於您的時代要來臨了啊!」。秀吉隨即與本來正在交戰的毛利家停戰修好,馬上調兵回京搞定了本能寺之變的始作俑者明智光秀。

這邊要特別提到中國大返還這個軍事行動,在差不多10天的日程內,秀吉的軍隊移動了約230公里。在多山的日本,馬匹可以說是相對稀少的,而且在炎熱的六月連續十天跑半程馬拉松的距離,還要處理相關的補給物資等等。能做出這樣的行動,更是證實了與柴秀吉的軍事能力。

在實質統一天下,得到“關白”這個最高官職後,羽柴秀吉也獲得天皇賜姓「豐臣」,成為實質統一日本的第一人,但離結束戰國時代還差了臨門一腳。

為了象徵新時代的開始,豐臣秀吉選在大阪這個繁華的商業中心中的石山本願寺遺址來建立大阪城。然而,登上頂點的豐臣秀吉,執意派軍征討朝鮮,並在朝鮮戰事中耗損了大部分的實力,讓後來的德川家看到了可趁之機。

實地造訪大阪城,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又寬又深的護城河。在豐臣秀吉死後,天下又分做東西兩個集團,東邊以德川家康為首,西軍自然就是豐臣家族的勢力。之前日本有個料理東西軍的綜藝節目,這東西軍其實就是取自戰國時代末期這的這兩股勢力。

在這兩大勢力最後的爭奪中,在一場關鍵的關原之戰中德川家代表的東軍大勝。接下來,豐臣家為求存續兩場的戰役分別為大阪冬之陣,和接下來的大阪夏之陣

在大阪冬之陣中,由於大阪城真的太難打了,德川軍便提議講和但是要填平護城河。但所有由強勢方提出的和平協議都是不懷好意的,填平護城河後大阪城的防禦力就大大得降低。

隔年夏天,德川家就明目張膽地再次進攻,且順利攻破了這座大阪城,日本也進入德川幕府的江戶時代。

德川家入主大阪城後,重新調整了天守閣的位置,並加高了天守閣原本的地基,讓大阪成更加的宏偉,成對第二代天守閣。然而,在1665年因雷擊而損毀後,直到1931年才用鋼筋混凝土的方式重建,為現在我們看到的第三代天守閣。

現在的天守閣,可以說是座豐臣秀吉博物館,還有現代化的電梯可以搭乘到天守閣頂部。雖然這樣少了很多歷史韻味,但也因為這樣的建築方式撐過了二次世界大戰的轟炸,也撐過了關西大地震。

最近看到東京都又開始討論要復興江戶城(皇居)的天守閣,也在討論要用現代的建築技法還是完全重現古代全木造建築。

對於這種超大型天守閣,我想也只有鋼筋混凝土才比較能符合觀光效益吧。雖然少了點情懷,作為象徵歷史的意義我想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

參觀大阪城公園時,也不妨留意一些巨大的岩石。這些岩石來自小豆島等盛產花崗岩的島嶼,並用海運將這些巨大的石頭運送過來。作為新時代霸主的德川家,在原本豐臣秀吉建造的大阪城為基底再加高地基,城牆來威嚇關西地區的大名。

至今,在小豆島還留有當初已經切割,但沒有送來大阪築城的「殘念石」呢。

道頓堀 – 昔日的水上商業樂園

跟隨著豐臣秀吉時代而繁榮興盛的,還有知名的道頓堀(音同哭)區域。堀,也就是人工運河,跟京都的高瀨川(參考走讀京都-高瀨川)類似。

道頓堀的建造者-安井道頓,正是當時活躍的大阪商人。他認為開鑿運河可以連接木津川與東橫堀川,改善大阪城南部的水路交通,讓自己所有的土地更加有商業價值。

然而,安井道頓在大阪夏之陣時,與豐臣家一起戰死在大阪城,其堂弟安井九兵衛道卜和安藤藤次接手工程,最終完成了運河建設。後來即使天下易主,德川家也保留了道頓堀這名字,沿用至今。

道頓堀周邊,可以說是大阪最繁華的商業區之一。除了道頓堀,周邊的堂島米市場,黑門市場都是重要的食材批發所。甚至連日本重要的食材-昆布,這種主要產自北海道的食材也是經由日本海進入下關,到達大阪在批發到日本本島各地。

這條海運航線又稱作「昆布之路」,大阪就是最重要的中繼站點。

為什麼不直接從北海道,順著太平洋側到達當時的首都-江戶就好了呢?原來在當時相對原始的航海技術下,要對抗黑潮的潮流是一件不容易的是,才會選擇走日本海這一側相對有點繞入路,但相對好行駛的路線。

因此,大阪憑藉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日本當時最大的食材批發地,才有了「天下的廚房」的稱號。當然,這使以日本當時的史觀,認為日本國就是天下的角度來起名的,也就不用太嚴肅看待了~

入夜後,道頓堀附近更是人聲鼎沸,到處都擠滿了人潮。

比較起來,京都鴨川就顯得內斂許多了。在戰後,日本經濟在美國的扶持下快速的飛漲,象徵科技和財富的霓虹燈招牌點亮了這個商業之都的商業中心。不仔細挖掘道頓堀背後的歷史,真的很難想像這裡從豐臣秀吉時代開始就一直繁榮至今。

另一個道頓堀的代表,就是道樂的巨大螃蟹招牌。由於太過醒目,還直接被當作KKDay形成的上車處的參照物。第一代的巨大螃蟹招牌是在1960年出現,也開始了這種浮誇招牌的風潮。

聽說關西人家戶必備的一項器具就是章魚燒烤盤,在這個章魚燒之都怎麼能少了浮誇的巨大章魚燒招牌呢。不過說到招牌,最有名的還是心齋橋旁的格力高跑跑人吧。

特力高跑跑人,是由日本食品公司Ezaki Glico在1935年設置。當時Glico推出了一款「固力果焦糖」(Glico Caramel)。這款糖果含有從牡蠣中提取的糖原(glycogen),號稱一顆的的能量可以讓人跑300公尺。

而跑跑人的形象設計,我想跟當時日本馬拉松之父金栗四三在日本推廣長跑運動,並在1920年設立的著名的箱根接力賽(箱根驛傳)。在那個運動風氣盛行的年代,跑跑人的形象更是符日本精神,也成為了心齋橋的活看板。

如果你對Glico這間公司沒有特別印象的話,你也一定吃過他旗下的產品Pocky。沒錯,就這這經典的巧克力棒,就是Glico出品的。

後記

當初在規劃這篇文章時,想說以豐臣秀吉為主軸,應該很快就可以寫完。沒想到也是花了快一個白天,反覆考證比搜集資料才能完成(也刪除了很多原本想寫的內容,不然應該沒人會想把它看完吧)。

在整理資料的同時,我也不禁地想到,如果豐臣家在關原之戰勝出,如今日本的首都或許就是大阪而不是東京了吧。

接下來,會把時間拉進到明治維新之後的大阪,為整個大阪走讀做一個總結,敬請期待囉。

延伸閱讀:

蔡桑,黑田官兵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dYebYVQn8U

月翔兵長,墨俁一夜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DhHfenTqa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