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京都的東北方,除了遠離了京城王族貴族聚集之地,也對於歷史洪流保留了些許的距離感。在這塊幽靜的地方,自然孕育出了不少神話故事。鞍馬寺區的天狗傳說和連倉戰神源義經,木之根道上來自金星的魔王,貴船神社的水神高龗神以及繪馬的起源。
這些傳說與歷史交織而成的區域,得以讓我們從京都得歷史洪流中暫時抽身,重新體驗盆地邊緣原始且古老的風貌。
就讓我們開始,這趟充滿神話的走讀吧。
鞍馬寺

走出鞍馬站,松樹間透出了太陽的間隙光,看來今天的空氣品質不是很好。這也是我第一次在日本感受到如此霧霾的狀況。

站外,長鼻子的天狗也是鞍馬這一帶重要山岳信仰的象徵,更被視為山林間的守護者。不過天狗一開始的形象,其實是比較負面一些的。
畢竟在平安時代早期的佛教,是以當代兩位佛法大師空海,最澄做創立的真言宗和天台宗為基礎,強調修行與戒律。因此將有些反叛性格,甚至會挑戰僧侶的天狗視為妖怪或者墮落的僧侶。
然而,當武士階級崛起(更多關於武士階級的介紹,可參照走讀鎌倉一文),加上源義經相傳在鞍馬寺中得到天狗傳授武藝,在源平合戰中成為源氏一族的戰神,戲劇性的擊敗了平家得讓源氏建立的鐮倉幕府開始掌握天下實權。
在這樣時代背景下,天狗的形象開始時轉變成武力與忠誠的象徵。
鎌倉幕府時代,融合神道和佛教另一個信仰流派:修驗道漸漸展露頭角,更是將天狗是為山神的使者,可以保佑在深山修行的修驗道信徒平安修行。

鞍馬寺正門離鞍馬車站約兩分鐘路程而已,但別輕易地以為鞍馬寺本店就在眼前。看了導覽地圖才發現,從山門到本殿金堂還有不少的山路要走。


可以看到地圖中的右下方,有一段纜車可以搭乘。想說也是一個體驗,又可以節省不少小孩子的體力,就決定搭纜車到多寶塔。

纜車的搭乘處在普明殿中。

小小的一輛地面纜車,名字還是牛若號。鎌倉戰神源義經的乳名正是牛若丸。在平治之亂中,源義經的父親源義朝趁著趁著平清盛離開京城時,襲擊並拘禁當時的後白河天皇和二條天皇。
平清盛大怒之下班師回朝,很快的回京擊敗了源義朝。在平清盛的繼母池禪尼的請求下,源義朝的後代沒有被處死。源賴朝被流放到伊豆國(大約是現在的伊豆半島),源義經則被送入鞍馬寺出家,相傳習得天狗親授的武藝後投奔東北奧州藤原氏,最後被兄長追殺後也是回到奧州一帶尋求庇護(可參考走讀日本-佛國淨土的理想鄉,平泉)。


地面纜車短短的一小段,很快的就到達多寶塔。再往前走大約十分鐘,就到達了鞍馬寺本殿。

鞍馬寺相傳建於西元八世紀左右,主要祭祀神祇為尊天,為三位神明(昆沙門天,千手觀音,護法魔王尊)合為一體的獨特信仰。
畫面下方那塊深色的六角形磚中,據說就是能量匯集點所在。雖然日本有很多能量景點,就這麼將能量最高點標示出來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就讓我們花些時間,來梳理鞍馬寺的信仰緣由吧。
尊天信仰
昆沙門天
一開始以祭祀佛教武神毘沙門天為主。昆沙門天來自佛教四天王信仰,可以說是日本很早期的佛教信仰基礎,當初聖德太子在大阪建立的天王寺,就是祭祀佛教中的四大天王:
- 持國天(東方)—保護國家與人民安穩。
- 增長天(南方)—掌管繁榮與成長。
- 廣目天(西方)—擁有洞察一切的智慧。
- 多聞天(北方)—即毘沙門天,掌管財富與戰神之力。
觀音
由於鞍馬寺鄰近比叡山延曆寺,也就是傳教大師最澄天台宗奠基之地。在平安時代,鞍馬寺一度被併入天台宗體系。在當時京都貴族盛行觀音信仰的年代,觀音被視為能現化各種形象來救度眾生,也就成為鞍馬寺的主要信仰。
護法魔王
護法魔王信仰源自密教,將原本屬於鞍馬山的神話傳說與密教中的神祇結合而產生。從鞍馬山縁起一書中提到,護法魔王尊是來自金星(妙見菩薩的象徵星辰),於西元650萬年前降臨地球。
到了近代(1949年),鞍馬寺脫離天台宗,獨立成立「鞍馬弘教」,正式確立「尊天信仰」,正式確立這種有別於傳統佛教,融合了密教色彩與山岳信仰的特殊佛教派別。


走在鞍馬寺建築群中,可以感受到與京都市中的佛寺截然不同的氛圍。那種遺世獨立,且帶些神秘感的氛圍,吸引著我們看向了山的另一頭:貴船神社。
木之根道


從鞍馬寺要前往貴船神社,步行最方便的路線就是經由木之根道,往貴船方向走過去。步道沿途都有石階或扶手,已經修葺的非常完善好走。從鞍馬寺出發,經過大約十分鐘的緩升後就開始下降,基本上就是在山中健行的感覺,不會有太大的負擔。


沿途看到義經堂,據說是源義經在奧州遇害後,回遇害後,靈魂回歸到了鞍馬山這一代,因此建立著個小祠堂供俸著義經的靈魂。
為何一代戰神,在源平合戰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卻被自己的哥哥追殺呢?簡單地說,還是要回到幕府這種合議制的團體的制度特性。由於幕府將軍只能算是集團的共主,沒有直接調動底下諸侯的權利與法源,因此維持幕府集團的向心力以及權力平衡就是維持幕府力量的關鍵。
然而天皇家也不是吃素的,眼看天下實權被幕府控制了十之八九,自然會想辦法再幕府間製造對立矛盾,來削弱幕府的實力。
要如何製造矛盾呢?就是給源義經一個小小的官職,身為軍事天才但是是政治白痴的源義經欣然接受,他哥哥就炸鍋了。如果幕府底下的人開始受封朝廷官職,到時候這些人是聽我的,還是聽朝廷的呢?
儘管義經多次表明絕無對哥哥不忠,但之後的事情發展,大家也都很清楚了。

離開義經院,距離貴船神社只剩一公里左右了。霧霾的空氣,在森林中反而增添了些許的空氣感,讓這山中更顯現出神秘的氛圍。


往前走一段,就是奧之院魔王殿,也就是三位一體的尊天其中的護法魔王降臨之地。據說這裡是非常強的能量景點,會有修驗道的信徒在這裡祈禱,希望獲得來自金星的智慧與保佑。

離開了魔王殿,很快的就走出了山路,來到了貴船神社前的道路。

貴船神社最有名的燈籠階梯,要完全閃過人潮也是非常不容易,畢竟現在京都已經到處都是觀光客了。
貴船神社的起源可以追朔到神武天皇(西元前660,約是古墳時代,也是個沒有文字記錄,屬於傳說的時代)的母親玉依姬命,乘坐貴船(意指神聖的船)順遊而上到現在的貴船山,覺得此處靈力強大而建立貴船神社,供奉水神高龗神。

到了平安時代,貴船神社更是皇室貴族控制天氣祈雨/止雨的參拜所在,當祈求下於時變線上黑馬,要止雨時就現在白馬。由於馬匹在日本非常珍貴,一般民眾也想祈求風調雨順但拿不出真正的馬匹,就以木頭刻成的馬像作為馬匹的替代。
沒錯,這就是繪馬的由來。

貴船神社,這裡最著名的就是放到水中顯現內容的水占卜籤了。我也好奇的水占卜了一下,一樣沒有簽運的我不意外的拿到一張末吉。往好處想,反正也快到谷底了,再堅持一下應該就可以跨越低谷,向上攀升了吧。
在這個象徵生命力的水之神社,和以結緣為名的神社,這麼充滿溫柔魅力的神社竟然有個恐怖的傳說 – 丑時參拜。
想要詛咒某人者(通常是怨恨深重之人)會穿白衣、戴鐵環、嘴咬梳子,手持草人與鐵釘,前往貴船神社的奧宮,將草人釘在神木上,藉此向神明祈求讓對方遭受報應。
若成功完成七日或二十一日的儀式,詛咒就會生效,但若被他人發現,詛咒將會反噬施術者
百鬼夜行中的鬼女,就是依照丑時參拜的形象塑造出來的。

除了有點恐怖的傳說,貴船神社中也有比較浪漫的傳說。相傳平安時代的女詩人和泉式部,由於丈夫變心,在貴船神社的中社(結社)祈求神明並留下和歌,也真的讓丈夫回心轉意… 貴船神社也因泉式部的戀愛傳說聞名,被視為「結緣神社」。
但這種拿掉綠帽的劇情,跟結緣似乎不完全搭上邊就是了。不過,這就是傳說有趣的地方,能令人會心一笑也就好了。

參拜完貴船神社後,一路順著道路往下走回到了貴船口車站。雖然大人小孩腳都有點累了,小孩卻說今天是這趟里程中,覺得最美好的一天。
或許,這就是鞍馬貴船這一帶,所帶來的得美好能量,讓小孩感受到了吧。
又或者,在各大景點都人滿為患的京都,鞍馬貴船這一帶是比較能體驗到,十年前來訪京都那種優雅沉靜的文化底蘊。雖然花費了不少體力,但心靈的確平靜了不少呢。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