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日本 – 飛驒山中小秘境,飛驒一宮水無神社,飛驒之里

Published by

on

前言

在這次的行程中,有一個我非常私心想去的景點-飛驒一宮水無神社。該神社位於高山市郊,開車約莫十分鐘左右的車程,基本上是一個非常冷門的景點。然而,由於知名(自以為)動畫“冰菓”的其中一個經典的篇章,就是在飛驒一宮水無神社上演。趁著自駕之便,在前往高山市的途中順道造訪。

而飛驒之里,也是個實地造訪後令人感到意外的地方。相對於一宮水無神社,飛驒之里的秘境感相對低上許多。但園區中展示的,卻是整個飛驒地區,深山中的生活方式,對大部分在平地生活的人們而言何嘗不是帶有一種秘境之感呢?

飛驒一宮水無神社

從妻籠宿離開後,沿著國道256線,再轉國道46線一路往高山市前進,中途做些短暫的停留後約莫下午一點左右到達飛驒一宮水無神社(以下簡稱為水無神社)。

水無神社祭祀的主神為御年大神,在平安時期中期被朝廷官冊列為水無神,並作為飛驒國的一宮(該區域最具影響力的神社),也就是現在一宮水無神社之名的由來。

與上高地由安曇一族從海邊遷徙過來所祭拜的海神不同,水無神應是當地傳統信仰,詳細由來已不可考。長久以來,在飛驒地區水無神被視為農耕的祖神、養蠶與畜牧的守護神,並被認為具有延命長壽(健康長壽)的神威。

經過了神社前的鳥居,眼前就先被高大的神木所吸引。樹高有45公尺,樹齡推定有800年以上的巨大杉木,也是縣定的天然紀念物。

日本有許多能量景點,簡單說就是擁有特殊力量和能量的地點,被認為能夠提供身心靈的療癒。名古屋的熱田神宮就是其中知名的能量景點,但不知道是不是遊客太多,又不是敏感體質的我比較沒有辦法感受到特別不一樣的氛圍。

但在水無神社現場,就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當回到台灣,在聽我很仰慕的旅行前輩工頭堅在講述他在日本神社參拜的時候(影片連結),有時候會有種頭頂發麻的感覺。

對了,就是這種望著周圍,那種清淨無瑕的氛圍,平靜的讓我的意識都快要與環境融合,然後一陣陣風吹拂過我的身體,伴隨著一些類似頭皮發麻的悸動。

這種悸動感,跟在上高地那種純然的美景帶給人的感受不太一樣。水無神社的建築樣式沒有特別華麗,規模也不算大,但在那個當下那種純然的寧靜感,或許就來自神社所在地的能量吧。

在拜殿參拜,感謝一下可以有緣來到這麼好的地方,並祈求明天的上高地之行能有個好天氣(還真的是一個超級好天氣)後,就前往正殿,奢侈地繼續享受這裡的氣氛。

而在這樣的氣氛下,拍照似乎就變得不是這麼重要了。

雖然是歷史悠久的神社(也歷經多次整建),不過最有代表性的雛祭,也就是冰菓動畫中“繞遠路的雛人偶”篇章中的生雛祭的原型,是始於昭和28年,祈求養蠶與農作豐收而開始舉辦。在飛驒一帶的養蠶絲綢產業曾經非常繁盛,但隨這昭和時代日本對外開放,也讓飛驒地區的蠶絲業開始衰弱。

也因此雛祭一開始也是為了振興蠶絲業而舉行,後來也加入了祈求農業豐收的部分,並由九名選出的女性分別扮演左大臣、右大臣、內裏、后和五位侍女,組成一個重現平安時代風華的百人祭典隊伍。

如果春季想來日本一睹櫻花風采卻又不想人擠人,可以考慮來一宮這邊欣賞樹齡超過1100年的臥龍櫻,並參與每年4月3日水無神社的雛妓,感受在地飛驒的文化饗宴。如果喜歡“冰菓”(真的是超強力推薦)動畫的話,水無神社更是不錯過的參訪地點囉。

飛驒之里

離開水無神社後,看錶還有些時間,趁著好天氣來到高山市附近的飛驒之里參觀。在日本各地的豪雪區,多少都有合掌造這種類型的建築,其中又以白川鄉合掌村最為知名。

不過由於行程的關係,實在沒有餘力繞到合掌村,查到飛驒之里這個景點也是有蠻漂亮的合掌造,本來以為是合掌村的精簡版,但實際參觀後發現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二戰後日本進入重建期,也跟上了世界科技發展的潮流,用電量大增。而水力資源豐沛的飛驒地區,非常適合興建水壩,除了提供穩定的用水之外更可以進行發電。但也因為這些建設,使得飛驒地區的村落面臨廢棄的狀態。

與合掌村不同的是,飛驒之里是以露天博物館的形式來建設,將飛驒地區這些面臨廢棄的大型合掌造遷移到這裡,並加以整建修復,屋內陳列與飛驒相關風土民情的展示。

進入飛驒之里園區後,映入眼簾的是五阿彌池和池畔的合掌造,呈現出猶如童話般的小村落景緻。飛驒之里合掌造的數量雖遠不及白川合掌村,但在這裏就有四座建築被列為“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比白川合掌村還要來得多。

正因為飛驒之里的建築物皆以博物館的方式呈現,讓遊客們可以盡情的進出這些珍貴的老屋,欣賞傳統工藝建築之美而不會影響當地的住民。

當天已經走了不少景點,加上開了近百公里的車程,飛驒之里相對就是一個非常療癒的地方。在經過精心佈置的古民家,看著飛驒當地傳統的衣飾,生活用品,感受在這篇深山中的豐饒富足。

舊若山家,園區內國家重要指定文化財之一。

舊田中家,也是,也是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

在舊西岡家內部,還有合掌造的等比例縮小模型。在海拔一千多公尺的豪雪區域,為了讓屋頂不被積雪壓垮,就只好增加屋簷的斜度,把屋頂作高。並鋪上厚實的茅草才阻擋積雪。

在過去鐵釘是極為昂貴的物品,因此就算是有錢人家的大型合掌造仍然不會用上任何一根鐵釘,也顯示飛驒地區木匠高超的建築水準。

也因為是完全取自大自然的建材,這樣的茅草屋頂壽命差不多30年左右,必須定期的拆除重新鋪設。現在白川鄉部分的合掌造已經改為現代式的屋頂,畢竟連觀光收入都沒辦法維護所有的合掌造屋頂。

也可以想見當時的飛驒區域,雖然位處深山但還是有相當的繁榮,連幕府都在高山市內開設直屬辦公室。這就留給下篇的走讀來細聊了。

舊西岡家,在這裡可以一路爬到合掌造的高樓層區域,一探當時養蠶的盛況。

還記得水無神社的雛妓的興起緣由嗎?飛驒地區早期也是盛產蠶絲,因此需要養殖大量的蠶,結出的蠶繭來作為絲綢的原料來源。

要在這樣的豪雪地區養蠶,最適合的空間莫過於合掌造的高樓層空間了,由於屋頂角度到了三樓空間就已經顯得侷促,給人住顯然不太舒適,給蠶寶寶住就太適合不過了。

從食衣住行到信仰,這些看似不同生活的面相,其實是互相的環環相扣,造就了當時獨特的飛驒生活風情。

走出了舊西岡家,望著整個飛驒之里,也挺佩服這裡人們的理念,儘量呈現飛驒的生活風貌給旅人遊客們認識。但跋涉了一整天,已經充分感受到血糖低落時,卻沒有五平餅可以慰藉那飢腸轆轆的胃。

或許,這就是當初建設飛驒之里的存粹吧。

後記

在旅行的準備過程中,總是會對某些重點行程有著很高的期望。像這次名古屋,岐阜之旅的規劃中我對上高地,和妻籠宿馬籠宿有著非常高的期待,也利用自由行的彈性儘量利用天氣最好的時候來造訪。

然而,今天介紹的水無神社和飛驒之里,本來只是安排在舟車勞頓的過程中下來歇息,走馬看花一下,卻沒想到可以得到如此深刻的靈性體驗以及知性之旅。

雖然都不是大景點,交通也不甚方便。我還是很推薦自駕,或者時間較寬裕不嫌等車花太多時間的旅人們可以在行程中順道安排這兩個景點。

或許,這些意想不到的小秘境可以為你的旅程錦上添花,讓回憶更加的豐富。


在〈走讀日本 – 飛驒山中小秘境,飛驒一宮水無神社,飛驒之里〉中有 1 則留言

  1. […] 熱田神宮也是知名的能量景點,或許是人潮眾多,並沒有有那種特殊的感應。倒是在高山附近的一宮水無神社有著蠻不一樣體驗(延伸閱讀:走讀日本 – 飛驒山中小秘境,飛驒一宮水無神社,飛驒之里)。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